
時序已進入秋了,可室外的溫度仍像烤爐;室內的溫度也讓人發昏,熱到受不了就躲入書房吹冷氣上網及K書~幸好有冷氣的發明!
容容說寧可冷死也不要熱死,而我是既怕冷也怕熱呢!
上個星期的中秋連續假期,是老公開學前的最後一個假期,也是我解除警報後的節慶假日,當然要好好利用一番。而這麼熱的天,除了上山去之外,到哪兒都無法消暑哩!
去年大雪山之行,
大雪山林道 只走了一半,這次要再次入林,好好一探究竟。
大清早六點起床後,趕緊準備一鍋的糧餉,即開車上路,走國道一號轉四號(往東勢方向) →下豐原端終點左轉接台三線(豐勢路往東勢方向) →過東勢大橋後右轉接台八線(中正路往谷關方向) →中正路直走約2公里紅綠燈處左轉 (轉彎處右邊為全家便利商店、左前方為雙崎工作站) →往東坑街(大雪山林道)直走 http://recreation.forest.gov.tw/RA-V02/RA_Courier_08.aspx?RA_ID=0300003
→約一小時又三十分可至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。
沿途看得到這粉紅的植物,只可惜不知其芳名???
與都市的匆忙相比,這裡多了份怡然悠閒的氛圍,可以享受著無煩惱及壓力的輕鬆之旅!
沿著步道彎延而上,海拔2,600公尺的平地,走起路來都氣喘如牛呢!
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擁有最完整的高山巨木林相,涵蓋了鐵杉林、檜木林及殼斗科植物為主的暖溫帶闊葉林等,每一生態帶均有代表性的巨木留存,是林務局所轄的森林中林相變化最為細膩的遊樂區。
這是從觀景台眺望的山景,360°的瞭望視野是觀賞中部雪山山脈西稜的最佳地點,向北觀看小雪山,往東可見佳陽山和劍山,後方山嶺為合歡山系,轉往南面為白狗大山、八仙山,下方為大甲溪以及已柔腸寸斷的中橫公路,西南方能見度高時還可以清晰地見到玉山,再往西北方則可見到稍來山、鳶嘴山、船型山。
路邊一隅的黃色蒲公英,在野地裡兀自美麗著^^
這一路的綠,讓人不自覺的涼快了起來~
從停車場往下坡路走約1.7公里,就來到大雪山最有名的標誌景點——雪山神木。
這1.7公里的水泥路,可見到華山松和鐵杉,雖然停車場和神木間的落差僅130公尺,但因身處高山,走起來還是很喘,來回約1小時。
雪山神木是樹齡1400多年的紅檜,樹高50公尺,胸圍13公尺,要7~8人才能夠環抱,由於神木呈柱條分岔生長,生機蓬勃,被稱為台灣最俊美的神木。
李白有詩云:「夫天地者,萬物之逆旅也。光陰者,百代之過客也。」
1400年真是驚人的數字,人要活上幾世?

往回走到停車場後,打開悶燒鍋取食,早上準備的食材全部熟透,這是出門在外想吃熱食的最佳妙方~
填飽肚皮,停車場旁有條上坡石徑,走5分鐘就來到雪山天池,這是個天然形成的高山小湖,面積0.4公頃,高山上能有這麼大的湖泊,聽說是很少見的。碧綠色的池水終年不涸,遇上霪雨霏霏,池面輕煙繚繞,煞是美麗。池旁有個瑞雪亭,顧名思義,是冬日用來賞雪的,平常隨時都可觀雲海,氣象萬千。
原本霧濛濛的湖面漸漸亮了起來,現出幽美的湖光山色。
這裡氣溫降了許多,我家老爺外套都穿上了呢!
如果能把這台大自然的冷氣搬回去,那就省多了$$$$$@@@
這一趟出遊我們不儘帶著食物上山,也各自帶了一雙布鞋,不過並沒有真正派上用場,下回再來挑戰這裡的步道囉!
順便一提的,自縣市合併之後,凡臺中市民進入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所轄八仙山、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,只要出示證件,即可享購買門票半票優惠。所以一個人只要100元門票且免收停車費呢!有空就去走走吧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