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評社台北220日電(特約作者 理求)高球小天後曾雅妮在ANZ RACV澳洲女子高球名人賽,以領先四桿的總桿二六四桿(低於標準桿廿四桿)勇奪冠軍,超越韓國高球女將申智愛,成為第一位在國際職業運動賽事中,登上世界第一的台灣選手。這份得來不易的成就,背後的感人溫馨故事值得探索!

  瑞典退休高爾夫球後索倫斯坦(Annika Sorenstam)一席“你只要做好你的過程,結果就會是好的。”這席看似簡單的一句話,卻改變了高球天後曾雅妮的心態和打球的轉機。


  我們現在看見的都是曾雅妮光鮮亮麗的一面,但是為了圓她熱愛的高爾夫球夢想,她受盡了各種我們想像不到的苦頭。曾雅妮領會了“吃苦當作吃補”的意境,終於她成了名符其實的高球小天後。


  媒體報導,“2009年第一場LPGA四大賽事,曾雅妮只拿到第17名,第二場拿到第23名。面對起起伏伏的成績,她傷心難過,心里很難調適。而20097月的美國公開賽失利後,曾雅妮終於忍不住,全面崩潰了。”對於一個小女生來說,球場的失利,是何其的殘忍和無情


 


曾雅妮參加無數的比賽,向來幾乎都很順利,突然遭遇失利的亂流,讓她整個心情很複雜,很情緒化。她說“我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。”在百般無助之下,“教練引介她去找心理醫生Deborah Graham。”在與醫生懇談之後,Deborah Graham輕輕地告訴她“活在當下”。

  這雖然是一句很輕松的話,但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呢?我們常常因為陷入困境,就會被困境鎖得緊緊的,怎麼放都放不開,怎麼逃都逃不掉失敗的陰影。正因為這個陰影,使我們看不到太陽的光度其實正照著我們的背後,如果我們轉個心境,調整個角度,太陽就在我們的眼前微笑。


  所以當我們遇見困境和不順的時候,應該選擇勇敢的面對問題,而不是躲避問題,越躲問題越大,越正視面對,越積極處理,問題就會迎刃而解。心情也會跟著超越起來,所以說山不轉路轉,人不轉心轉,只要心跟著動起來,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任務了。曾雅妮就是聽懂“活在當下”的意義,所以她跳脫了困境,她克服了心魔,攀上高球界的高峰。

 
索倫斯坦(Annika Sorenstam)曾告訴曾雅妮“把世界第一當成拼圖,專注地把每塊拼圖認真的拼好,就有成功的機會了。”曾雅妮打出去的每一球,都像是飛出去的拼圖,她讓每張拼圖都能飛到她所望的地方,飛進她高球天後的小天地里。在大師的引領下,曾雅妮克服了先前失敗的心理障礙,躍上了她的高爾夫球的顛峰之路。


  飛上枝頭變鳳凰之後,曾雅妮更含蓄,更謙虛,年紀輕輕的她,懂得怎麼內斂低調,懂得蹲下去是為了躍起來做準備。她可以在低沉的時候,調整心態,虛心求教,轉換想法,再接再厲,開創新局。對一個小女生來講,能夠如此地成熟沉穩應戰,面臨大敵亦不危亂,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,這就是曾雅妮攀登高球天後的關鍵原因所在。


  曾雅妮2010年獲得美國“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”(LPGA)年度最佳球員,成為第一位獲得此項殊榮的台灣選手。此次再度登上高球界的更高顛峰,成為世界第一,確實是令人驕傲與感動她的奮鬥不懈和吃苦耐勞精神。曾雅妮的高球奮鬥經驗告訴我們,路是人走出來的;球也是人打出來的,只要堅持到底,永不放棄,汗水和淚水融合而成的力量是美麗而豐富的,是精采又光榮的。


  (中評社特約作者理求系台灣專欄作家)


http://www.chinareviewnews.com   2011-02-20 00:32:29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isyms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